1月10日,我校召开会议总结2024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和立项工作,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并部署2025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工作。党委副书记、校长曾广胜,党委副书记何建雄,副校长柳星出席会议。会议由科技与校企合作处处长吴远志主持。

吴远志总结了学校2024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成绩,分析了我校2025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的总体形势,他指出要通过提升标书的温度、扩大项目的广度、加大交流的力度、提高服务的精度以保持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增长的热度,在申硕攻坚战中跑出湖工速度。
柳星宣读了申硕目标管理2024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特别奖励名单。何建雄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、智能制造与机械学院、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、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、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、科技与校企合作处、国际合作交流处8个单位颁奖。
智能制造与机械学院洪悦博士、马克思主义学院罗丹博士作为2024年国家级科研项目主持人代表发言。
何建雄宣读2025年度国家级项目各学院申报和立项目标,曾广胜颁发任务书。
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娄晓明、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刘建华博士分别作为二级学院负责人和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科研人员代表作表态发言。

曾广胜向获得表彰的单位表示祝贺,他指出国家级科研项目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,也是一名优秀高校教师成长路上的必修课,全校科研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投入其中。对于学校2025年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工作,曾广胜强调:一是夯实基础,要立足学术前沿,精心凝练选题,反复打磨,提高标书质量;二是扩大交流,要组织高水平学术讲座,参加和承办高级别学术会议,提高学校影响力;三是加强合作,要打通资源共享的组织壁垒,全校上下一盘棋,力争形成合力;四是强化保障,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,为项目立项创造更多有利条件;五是精心谋划,实现项目支撑方向、方向支撑学科,逐渐培育优势特色。他号召全校科研工作者撸起袖子加油干,力争在2025年国家级项目立项中取得新的更大突破,支撑学校硕士学位申报,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。(文/刘超 图/大学生通讯社 审稿人/一审:李琪 二审:彭国柱 三审:肖中云)